关于印发《2009-2012年基层人民检察院建设规划》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5 01:59:43   浏览:965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2009-2012年基层人民检察院建设规划》的通知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印发《2009-2012年基层人民检察院建设规划》的通知

高检发[2009]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

  现将《2009-2012年基层人民检察院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制定实施《规划》,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检察工作重要指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开创检察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举措,对于夯实检察机关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检察院建设整体水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检察机关要从检察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把落实《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深入学习宣传,认真组织实施,明确目标要求,狠抓任务落实,务求取得实效。在贯彻落实中要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基层检察院建设内在规律,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推进基层检察院建设不断深入发展。

  各地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报告高检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二00九年二月二十七日

  基层检察院是全部检察工作的基础,是检察机关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的第一线平台。经过检察机关恢复重建30年来的不懈努力,基层检察院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的历史进程中,基层检察院的作用更加重要,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的要求更加紧迫。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基层检察院建设成果,提高基层检察院建设水平,根据基层检察院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制定本规划。

  一、基层检察院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目标

  1.基层检察院建设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的决定》,坚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以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保障现代化为方向,以业务建设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努力建设思想政治坚定、执法能力过硬、领导班子坚强、队伍素质精良、管理机制健全、检务保障有力、社会形象良好的基层检察院,打牢检察工作坚实基础,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新局面。

  2.基层检察院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着眼时代发展,以改革为动力,以机制创新为重点,不断激发基层检察院的生机与活力,增强基层检察院的发展后劲。

  ———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发展。统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基层检察院情况,统筹基层检察院的业务、队伍和保障建设,统筹各级检察院及其内设机构在基层检察院建设中的职能作用,推动基层检察院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指导。根据基层检察院建设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加强分类指导,增强指导基层检察院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坚持从严治检与从优待检并重,关心爱护基层检察人员,促进检察人员全面发展,促进检察机关内部工作环境和外部执法环境和谐。

  3.基层检察院建设的基本目标是:

  ———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强化规范执法意识,严格依法履行检察职能。细化和落实执法行为规范,建立完善的执法行为规范体系。加强执法行为规范培训,使检察人员熟练掌握执法行为规范。落实工作责任,健全监督机制,提高执法行为规范的执行力。

  ———推进队伍专业化建设。严格检察职业准入,疏通队伍出口,完善基层选人用人机制。推进正规化分类培训,广泛开展岗位练兵、业务竞赛活动,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建立完善具有检察职业特点的基层检察队伍管理制度和机制,提升检察队伍专业化水平。

  ———推进管理科学化建设。运用符合司法规律和检察工作特点的管理模式科学管理各项检察工作。推进检察业务、队伍、保障和信息化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建设。优化机构和职能配置,实行检察人员分类管理。科学考评基层检察工作。

  ———推进保障现代化建设。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财力增长水平和检察工作实际需要相适应的基层检务保障体系。加大经费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科技装备保障建设,改善办公、办案条件。完善和落实基层检察队伍职业保障。

  二、基层检察院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4.强化理论武装。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检察工作的重要指示,始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牢牢把握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坚持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法律监督属性的有机统一。

  5.加强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国情教育、忠诚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检史检情教育,引导检察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大局观、执法观、政绩观、权力观。建立机关、家庭、社会互动网络,将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到八小时以外,延伸到检察人员的生活圈、社交圈和娱乐圈。根据外部环境和队伍结构的新变化,分析掌握检察人员思想状况,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突出执法为民教育。结合基层检察工作与人民群众联系密切的特点,引导检察人员弄清“为谁执法、靠谁执法”的根本问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执法观和司法民主观念,把维护好人民权益作为衡量检察工作的根本标准,切实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真正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谋划工作,增进基层检察队伍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7.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加强和改进基层检察院党组织建设,不断完善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核心的党建长效机制。紧贴检察业务开展党建工作,探索符合检察工作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保障机制。按照“一岗双责”要求,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党内民主生活制度,注重党员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的建设带动和推进检察队伍建设。

  8.加强检察宣传和文化建设。不断加大检察宣传力度,丰富宣传形式,拓展宣传阵地,增强宣传效果。大力发现、培养和宣传基层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树立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检察职业文化,培育检察职业精神,提高检察职业道德水准,坚守检察职业信仰。开展创建学习型检察院活动,建立完善检察文化设施和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营造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9.加强纪律作风和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要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深入推进基层检察院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将责任分解、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落到实处。针对发生在基层的司法腐败和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强化检务督察工作,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

  (二)加强检察业务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

  10.坚持以检察业务工作为中心。以是否有利于促进检察业务工作发展作为检验其他检察工作的重要标准,把法律监督工作真正落实到基层。政策向检察业务工作倾斜,力量向检察业务工作集中,配强业务工作领导和骨干,优化业务工作机制。落实检察长和业务部门负责人带头办案制度,加大检察业务工作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

  11.全面正确履行检察职能。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刑事犯罪,积极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切实担负起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安全、维护人民权益、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的首要政治任务。正确处理监督与配合、打击与保护、惩治与预防、刑事与民事、实体与程序、办案数量与办案质量、效率与效果的关系,认真执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推动检察业务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因地制宜突出工作重点。把认真贯彻执行高检院的部署要求与立足本地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紧紧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大局、围绕服务人民群众、围绕维护公平正义主线、围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确定法律监督工作的重点。组织各种专项法律监督活动,落实检察环节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13.坚持工作重心下沉。强化民生意识,拓宽工作渠道,把检察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阵地前移,深入街道、乡镇、社区,面对面倾听和解决人民群众的诉求,筑牢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切实做到工作联系在基层、调处案件在基层、化解矛盾在基层。积极探索派驻街道、乡镇、社区检察机构建设。重视和加强涉检信访工作,深入开展重信重访治理,落实信访督查专员制度、首办责任制度、检察长接访制度和下访、巡访制度,切实增强涉检信访工作的实效。

  14.完善执法办案制度机制。加强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强化对执法办案易发问题及重点岗位、环节的控制和监督。完善案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办案质量和效率预警机制。健全检察人员执法档案,完善检务督察工作机制、检察业务考评机制和内部纠错机制。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执法行为规范落到实处。

  15.加强检察委员会建设。认真执行《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充分发挥检察委员会在检察业务建设中的领导作用,确保重大案件和有关业务工作的重大问题必须经过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检察委员会工作机制,规范议事程序,改善组成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选好配强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加强检察委员会决定、决议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16.深入推进检务公开。落实司法民主要求,依法规范检务公开内容,拓宽检务公开方式,及时满足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监督权。对社会和人民群众关注的岗位和环节,依法公开执法依据、过程、进度、结果、文书,自觉接受监督。规范人民监督员的选任和管理,建立对人民群众举报、控告、申诉的办理、督察、查究和反馈机制,不断提高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

  (三)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17.坚持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龙头。以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法能力为核心内容,以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改进领导作风为重点,努力把基层检察院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集体,充分发挥基层检察院领导班子的模范带头作用。

  18.加强组织建设。充分履行干部协管职责,选好配强基层检察院领导班子特别是检察长,形成合理的年龄结构、完善的知识结构和互补的能力结构。建立基层检察长和上级检察院领导干部互动机制,对市级检察院空缺的副职岗位和部门领导职位,优先选拔优秀基层检察长;上级检察院年轻优秀的中层干部,可放到基层任职。实行基层检察长任免报省级检察院备案制度。推进基层检察长异地交流制度。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和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锻炼工作。2012年基层检察院换届时,领导班子成员中应有35岁左右的年轻干部。

  19.加强能力建设。抓好对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轮训和领导素能培训,提高宏观决策能力、创新发展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业务工作能力。2009-2010年,高检院对全国基层检察长进行轮训。基层检察院领导干部要深入农村、街道、社区挂点联系,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继续采取基层检察院领导干部挂职、轮岗等措施,改善素质结构,提升能力层次,切实增强领导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水平。

  20.加强制度建设。健全以党的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决策制度,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加强党组制度建设,建立切实可行的操作性规范,充分发挥党组会的作用。坚持党组民主生活会,提高党组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健全落实班子内部谈心、提醒谈话等制度。

  21.加强监督制约。试行基层检察长向市级检察院报告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市级检察院、省级检察院对基层检察院领导班子全面考核制度和巡视制度,强化对基层检察院领导班子特别是检察长的监督。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诫勉谈话、述职述廉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对软弱涣散的领导班子和不胜任现职的领导干部,商地方党委及时调整。

  (四)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22.坚持以检察队伍建设为根本。充分认识检察队伍建设对全部检察工作的保证作用,始终把检察队伍建设作为永恒主题抓紧抓好。以提高检察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为重点,以提高法律监督能力为核心,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基层检察队伍。

  23.充实基层检察力量。加大人才招录补充力度,新增检察编制分配重点向基层倾斜,特别是优先补充案多人少的基层检察院。动员组织上级检察机关干部到工作任务重的基层检察院去工作。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政法院校为基层检察院定向招录、培养、输送专业人才的部署,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和贫困地区基层检察院检察官短缺问题。到2012年底,基本解决西部地区部分基层检察院没有全日制大学法律本科毕业生的问题,基本解决基层检察院业务岗位人员短缺的问题。

  24.严格职业准入。依照编制规模和法定资格条件招录选任初任检察官和新进人员,严禁超编违规进人。改革完善基层检察院进人机制,逐步推行按职位分类招录,公开定向招录高素质人才。完善考试录用基层检察人员办法,由省级检察院统一组织招考和调剂录用。

  25.加强职业培训。认真实施《检察官培训条例》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2009年-2012年大规模推进检察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确保培训目标在基层得到落实。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每年脱产培训时间不少于110学时,其他检察人员不少于100学时。加强初任检察官和晋升资格培训,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和业务竞赛等活动,支持在职检察人员继续学习。到2012年,每个基层检察院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较2008年底提高10%。加大业务尖子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司法考试培训辅导工作。推进教育培训改革,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6.完善职业保障。认真执行检察人员职级待遇、工资、福利、津贴、休假和医疗保障政策。落实因公牺牲检察官特别补助金和特别慰问金制度。依法保障检察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提供履行职责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严格执行法定退休年龄制度,非依法定条件并经法定程序不得要求检察人员提前离岗或退休。对国家规定的职业保障政策,基层检察院要积极争取落实,上级检察院要加强督促、协调落实。

  27.深化队伍管理改革。科学设置基层检察院内设机构,规范基层检察院各业务部门之间职能划分,优化检察职能配置,整合检察资源,使基层检察院的法律监督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积极稳妥地推行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建立符合司法规律和检察职业特点的干部管理体系,为基层检察官等级晋升预留空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完善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基层检察队伍监督和激励机制,维护队伍纯洁,激发工作活力。

  (五)加强检务保障建设,夯实检察工作发展的物质基础

  28.以检务保障建设为支撑。坚持把检务保障作为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基础环节来抓,不断提高检务保障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以保障检察工作的物质需要和良性运转为目标,以经费保障、科技装备建设、“两房”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为重点,抓保障,保中心,促发展,全面加强检务保障建设。

  29.加强基层检察院经费保障。积极争取地方党委和政府支持,落实县级检察院公用经费保障标准。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政法经费保障的总体部署,逐步建立基层检察院公用经费正常增长机制,规范和落实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保障,改革和完善基层检察院经费管理制度。建立检察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标准体系,把培训经费纳入同级财政业务经费项目预算。

  30.加强科技装备保障建设。认真执行《人民检察院2008-2010年科技装备发展规划纲要》,完成基层检察院科技装备发展目标和基本任务,落实和完善各类业务装备配备标准,加强科技装备建设,逐步建立适应基层检察工作需要的现代化科技装备体系。

  31.全面完成“两房”建设任务。加强与有关部门协商,进一步加大投入,重点支持尚未完成“两房”建设的基层检察院加快建设进度,力争在2010年底全部完成“两房”建设任务。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妥善解决“两房”建设债务。

  32.加强基础网络和网络安全建设。到2010年底,92%以上的基层检察院完成局域网建设,88%以上的基层检察院联入专线网,到2011年底全部完成局域网和专线网建设。适应本地区检察工作发展需求,做好专线网的升级、扩容工作。认真落实网络安全建设要求,逐步完善网络安全体系。

  33.推进信息化应用。围绕检察工作需要开展办案应用,实行办案过程网络化管理、流程化控制,加强与相关执法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全面推进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讯问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工作。广泛开展办公应用和队伍建设应用,实现网上公文流转和信息交换,实现队伍信息动态更新,探索建立网上绩效考评系统、在线学习系统、网上教育培训系统等,不断拓展应用领域,提高科技应用水平。

  三、基层检察院建设的考核、表彰和奖励

  34.开展争创先进基层检察院活动。在全国基层检察院深入开展以思想政治坚定、执法能力过硬、领导班子坚强、队伍素质精良、管理机制健全、检务保障有力、社会形象良好为主要内容的争创先进基层检察院活动。在省、市级检察院开展争创基层检察院建设组织奖活动,推动基层检察院建设高点定位、创新发展,不断掀起争先创优热潮。

  35.先进基层检察院的基本标准是:

  ———思想政治坚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高检院的工作部署和要求。

  ———执法能力过硬。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检察工作全面发展。执法活动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行为规范,执法程序严密,执法监督有力,执法质量好、效率高。无违法办案现象和办案安全事故。

  ———领导班子坚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组织的决定,坚持民主集中制,决策科学民主。检察长讲党性、懂法律、善管理、会协调、重品行、作表率。班子结构合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率先垂范,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强。

  ———队伍素质精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合理,法律监督能力强。文化氛围浓厚,内部关系和谐,队伍凝聚力强,精神风貌好。

  ———管理机制健全。检察业务、队伍、保障和信息化等各个方面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执行有力,落实到位,检察工作机制完整系统、相互配套、高效运转、富有特色。

  ———检务保障有力。检察经费保障、科技装备建设、信息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检察工作需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检察人员职业保障良好,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良好。

  ———社会形象良好。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反映好、认同度高。检察工作得到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及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支持,执法环境良好。检察宣传形式新颖、效果显著。

  36.基层检察院的考核。坚持客观公正、公开透明、注重绩效、社会公认的原则,内容科学合理,形式简便易行,对基层检察院进行全面考核。考核工作由省级检察院统一领导,市级检察院组织实施。市级检察院每年都应当对所属基层检察院进行一次全面考核。

  省级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和基层检察院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等实际情况,制定分类标准,实行分类考核。

  省级检察院应当将基层检察院的考核结果与对市级检察院的考核挂钩,把基层检察院建设工作的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市级检察院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37.基层检察院建设工作的表彰和奖励。在考核基础上,市级检察院每年评选表彰一批市级先进基层检察院,表彰比例不超过所属基层检察院总数的30%;省级检察院每两年从市级先进基层检察院中评选表彰一批省级先进基层检察院,表彰比例不超过所属基层检察院总数的20%;最高人民检察院每两年从省级先进基层检察院中评选表彰200个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并对组织开展基层检察院建设成绩突出的省、市级检察院,授予全国检察机关基层检察院建设组织奖。

  全国十佳基层检察院从荣获全国模范检察院称号并被省级检察院推荐为本届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候选单位的基层检察院中产生。

  四、基层检察院建设的组织领导和检查指导

  38.各级检察院要牢固树立检察工作一体化思想,把基层检察院建设作为事关检察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统一思想,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共同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措施,切实履行好基层检察院建设职责。

  最高人民检察院主要负责制定全国基层检察院建设的总体规划,确定阶段性工作目标和要求,协调解决在全国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督促检查各省级检察院贯彻落实有关基层检察院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加强宏观指导。

  省级检察院主要负责制定本地区基层检察院建设总体方案和工作措施,制定年度基层检察院建设实施意见,协调解决在本地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加强分类指导、重点指导。

  市级检察院是基层检察院建设的一线指挥部。主要负责制定本地区基层检察院建设实施细则,组织考核评比,选好配强基层检察院领导班子特别是检察长,协调解决基层检察院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强具体指导。

  基层检察院主要负责基层检察院建设的具体实施工作。要按照上级检察院和当地党委部署,紧密结合实际,不等不靠、开拓进取,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创造性开展工作,全力以赴搞好建设,把上级检察院的各项要求全面准确地落到实处。

  39.不断完善基层检察院建设工作机制。着力构建检察长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政工部门组织协调、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省级检察院应有指导基层检察院建设的机构,市级检察院应指定内设机构或专人负责基层检察院建设的日常工作。市级以上检察院党组每年至少2次专题研究基层检察院建设工作。坚持和完善上级检察院领导干部联系基层检察院制度和内设部门对口指导制度。加强示范院建设,建立动态示范机制,充分发挥示范院的引领辐射作用。健全基层检察院互帮互学、结对帮扶机制。

  40.自觉接受党委领导和人大监督。把基层检察院建设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坚持党内请示报告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向政府、政协通报工作,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保持经常性联系,加强与其他政法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的联系与协作,形成各方重视、支持和监督基层检察院建设的良好局面。

  41.认真抓好本规划的落实。各级检察院要结合实际,积极采取措施,认真落实本规划。最高人民检察院将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对省级检察院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省级检察院要根据本规划制定实施意见,对本地区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基层军事检察院的建设,参照本规划执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公布2007年向农家书屋推荐重点音像电子出版物选题目录(第二批)的通知

新闻出版总署


关于公布2007年向农家书屋推荐重点音像电子出版物选题目录(第二批)的通知

新出音管【2007】19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音像电子处:
  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由政府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的利国惠民工程,是我们新闻出版部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目前,农家书屋工程已进入了全面实施的阶段,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央关于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农”读物出版发行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配合中央统一部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司于2007年9月下发了《关于组织2007年向农家书屋推荐重点音像电子出版物选题(第二批)的紧急通知》(新出音[2007]231号)。该通知下发后,在规定时间内共收到全国共上报的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选题1287种。
  总署组织相关专家,对申报选题进行了论证,经认真评审、遴选,确定了《2007年向农家书屋推荐重点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选题目录(第二批)》,现将该目录公布,并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地方新闻出版局对该目录中的重点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工作要高度重视,组织有关出版单位具体落实推荐制品的出版、再版及供货问题,保证市场供应。
  二、各地方新闻出版局组织做好本地推荐制品的宣传、展示、展销等工作,集中展示、展销此次推荐的重点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同时,要进一步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农民开拓发行渠道,及时把农民所需的优秀制品送到农民手中。
  三、各地方新闻出版局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将本次选定的百种优秀音像电子出版物和本地农家书屋的建设相结合,更好的为农村、农民提供高质量的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


新闻出版总署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管理司
二〇〇七年十月二十六日

2007年向农家书屋推荐重点音像电子出版物
选题目录(第二批)
一、文艺类100种
序号 选 题 名 称 出 版 单 位 载体
1 百年经典——纪念中国唱片一百周年 中唱总公司 CD
2 《新音乐—— 长征路》(1-3辑) 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 CD
3 颂歌献给党 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 AT
4 中华正气歌 广东音像出版社 CD
5 歌曲八音盒 中国唱片上海公司 CD
6 《流淌的歌声》(1—20) 太平洋影音公司 CD
7 卡拉OK金曲系列 湖北九通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8 宋祖英——百年留声 广东音像出版社 DVD
9 中国电影百年歌曲精品荟萃 中国唱片上海公司 CD
10 “八荣八耻”正气歌 北京市青少年音像出版社 DVD/CD
11 军歌嘹亮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12 《印象中国》系列 广东音像出版社 CD
13 名家名乐演奏系列 上海文艺音像电子出版社 CD
14 林中之声 云南教育音像电子出版社 VCD
15 江西新民歌精品系列(新农村新风采) 江西文化音像出版社 CD
16 彝音天籁 云南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CD
17 新疆少数民族器乐曲 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AT
18 嘹歌飞扬 广西民族音像出版社 DVD
19 唱起春天的故事——纪念伟人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音乐专辑 广西民族音像出版社 CD
20 草原歌典 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 CD
21 丝路乐舞 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22 丝路旋律 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23 少儿舞蹈表演系列 上海文艺音像电子出版社 VCD
24 跳云南——民族健身舞系列①~⑩集 云南教育音像电子出版社 VCD
25 亲子碰碰车:儿歌大宝典 中国唱片上海公司 CD
26 中国优秀少儿影片校园典藏集 上海电影音像出版社 VCD
27 唱出童年的快乐——优秀童谣选 新蕾音像出版社 CD
28 中国寓言 西安电影制片厂录音录像出版社 CD
29 姜昆相声百段珍藏版 河北百灵音像出版社 DVD
30 中国相声一百年 河北百灵音像出版社 DVD
31 岳飞传 天津音像公司 AT
32 杨家将 天津音像公司 CD
33 黄梅戏精粹系列 安徽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34 黄梅戏经典唱腔 安徽教育出版社 VCD
35 黄梅戏经典唱段 安徽教育出版社 VCD
36 中国越剧大考 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 CD
37 湖南地方戏经典系列 湖南文化音像出版社 VCD
38 《中国川剧丑角精选》(1-6) 四川文艺音像出版社 VCD
39 《中国川剧大幕戏》(1-7) 四川文艺音像出版社 VCD
40 《中国川剧折子戏》1-18 四川文艺音像出版社 VCD
41 《秦腔名戏经典唱段选》(一、二) 陕西音像出版社 VCD
42 《中国秦腔音配像系列》(1-5集) 陕西文化音像出版社 VCD
43 伟人毛泽东 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 DVD
44 周恩来外交风云 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 DVD
45 脊梁 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 DVD
46 文化巨人——孔子 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 VCD
47 晋商 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 DVD
48 牛玉儒 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 DVD
49 西游记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DVD
50 红楼梦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DVD
51 水浒传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DVD
52 三国演义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DVD
53 故宫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DVD
54 再说长江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DVD
55 中国工农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音像出版社 DVD
56 台湾往事 中国华艺音像实业有限公司 DVD
57 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 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 DVD/VCD
58 圆明园 北京科影音像出版社 DVD
59 我的长征 北京科影音像出版社 DVD
60 党旗在田野上飘扬 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 DVD
61 天降小子 潇湘电影制片厂音像出版社 VCD
62 黄帝内经 广东音像出版社 DVD
63 保姆 广东音像出版社 DVD
64 守候幸福 广东音像出版社 DVD
65 福星临门 广东音像出版社 DVD
66 家有儿女 广东音像出版社 VCD/DVD
67 快乐星球 广东音像出版社 VCD
68 Q城宝贝 广东海燕电子音像出版社 DVD
69 新梁山伯与祝英台 湖南金蜂音像出版社 DVD
70 霓虹灯下的哨兵 湖南金蜂音像出版社 DVD
71 恰同学少年 湖南金蜂音像出版社 DVD
72 抗日小奇兵 辽宁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 VCD
73 宝葫芦的秘密 辽宁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 VCD
74 国歌 潇湘电影制片厂音像出版社 VCD/DVD
75 重返滇缅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厦门音像出版社 VCD
76 八荣八耻 厦门音像出版社 VCD
77 古田会议——胜利从这里开始 福建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78 小平,您好 中国唱片广州公司 CD/VCD
79 重生与辉煌——纪念唐山抗震30周年 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 DVD
80 西柏坡 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CD-ROM
81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 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CD-ROM
82 感动中国— 洪战辉事迹报告会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83 抗日名将左权 辽宁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 VCD/DVD
84 见证与体验——香港回归十周年纪念 江西教育音像电子出版社 DVD
85 飞天之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实 中国电子音像出版社 DVD
86 新起点(二十集大型政教片) 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87 新西藏 中央文献音像社 DVD
88 我们新疆好地方 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89 儿女情长 上海电影音像出版社 VCD
9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系列光盘影库 吉林音像出版社 VCD
91 百年中国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DVD
92 复兴之路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DVD
93 井冈山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DVD
94 乡村爱情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DVD
95 文化站长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DVD
96 周恩来 江苏电子音像出版社 CD-ROM
97 长征——红军走过的地方 江苏电子音像出版社 CD-ROM
98 红色的故事 浦东电子出版社 CD-ROM
99 中国名剧——黄梅戏 安徽教育出版社 CD-ROM
100 中国剪纸 安徽教育出版社 CD-ROM



二、教育类100种
序号 选 题 名 称 出 版 单 位 载体
101 世界名著半小时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CD
102 中国名著半小时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CD
103 鲁迅笔下人物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电子音像出版社 DVD
104 唐之韵——唐诗 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 DVD
105 儿童健康成长问答 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 VCD
106 儿童必读常识 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 VCD
107 《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影视教材》(小学版)\(中学版) 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 VCD
108 《芥子园画谱技法讲座》系列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社 VCD
109 《名师教你画》系列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社 VCD
110 少儿书法系列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社 VCD
111 《现代儿童趣味美术》系列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社 VCD
112 鹏博士“青春不陌生”系列教育产品——雨季的阿吉、花季的小雅 电子工业出版社 VCD
113 青春偶然事件 北京科影音像出版社 DVD
114 为生命护航 北京科影音像出版社 DVD
115 新时期学生安全预防与自护 中国少年儿童音像出版社 VCD
116 神童笔心算 中国少年儿童音像出版社 VCD
117 世界著名童话故事 中国少年儿童音像出版社 VCD
118 消防安全教育卡通片——安博士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教育系列卡通片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VCD
119 幼儿启蒙大全 北京市青少年音像出版社 VCD
120 实用儿童舞蹈大全 北京市青少年音像出版社 VCD
121 孩子想知道的科学知识 新蕾音像出版社 CD
122 《史记》(一)、(二) 新蕾音像出版社 AT
123 王子与贫儿 新蕾音像出版社 AT
124 世界儿童寓言童话 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 VCD
125 眼保健操 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 VCD
126 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教材 安徽教育出版社 VCD\DVD\CD
127 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小学语文示范课 福建教育音像出版社 VCD
128 小学生必读古诗词80首 福建电子音像出版社 AT
129 知荣明耻教育课堂 中国青少年儿童音像出版社 VCD
130 中小学安全教育读本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VCD
131 钢笔书法规范字基础训练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VCD
132 论语 扬子江音像出版社 AT
133 增广贤文 扬子江音像出版社 AT
134 《幼儿园童趣舞蹈》(1) 扬子江音像出版社 VCD
135 《少儿舞蹈精选》(1) 扬子江音像出版社 VCD
136 绘画入门技法 吉林音像出版社 VCD
137 写好楷书 江苏音像出版社 VCD
138 谚语故事精选 天津音像公司 AT
139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儿童读本 云南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CD
140 儿童自救宝典 福建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141 土豆姐姐系列——故事屋 福建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142 蟾童 福建电子音像出版社 SVCD
143 《中国通史》系列 中国唱片广州公司 CD
144 火星娃学汉字 广东音像出版社 VCD\DVD
145 快乐嘟嘟 广东音像出版社 VCD
146 我们都是好娃娃 广西音像出版社 DVD
147 学会生存 湖北九通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148 新童谣系列 湖北九通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149 西方经典文化启蒙故事系列 湖北九通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150 Billy猪快乐奇境英语系列 湖北九通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151 跟我学拼音 湖北九通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152 现代胎教 湖北九通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153 《胎教散文诗》(胎儿篇) 湖北九通电子音像出版社 CD
154 胎教音乐 湖北九通电子音像出版社 CD
155 婴幼智能开发园系列 湖北九通电子音像出版社 CD配卡
156 儿童早期教育系列 湖北九通电子音像出版社 CD
157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系列 湖北九通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CD\AT
158 《超级童声》(1-4) 湖南金蜂音像出版社 VCD
159 超级妈妈宝典—— 优生优养优教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160 关注孩子心灵成长 湖南教育音像出版社 VCD
161 双语阅读·童话 湖南教育音像出版社 VCD
162 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系列短剧 湖南教育音像出版社 VCD
163 卡通英语歌谣 湖南教育音像出版社 VCD
164 卡通英语故事 湖南教育音像出版社 VCD
165 学校鼓号队训练与演奏 湖南教育音像出版社 VCD
166 小学思想品德故事 湖南教育音像出版社 VCD
167 小学英语歌谣集 湖南教育音像出版社 AT
168 小学英语故事集 湖南教育音像出版社 AT
169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湖南教育音像出版社 AT
170 宝莲灯 辽宁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 VCD\DVD
171 大耳朵图图 辽宁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 DVD\VCD
172 英文小天才 辽宁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 DVD\VCD
173 孔子圣贤之道 天健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174 中华美德故事 天健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175 巫山的故事在梦里 天健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176 卡通宝贝系列 西南师范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177 小小动物园系列 西南师范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178 中国传统节日系列 西南师范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179 未成年人教育系列 新疆音像出版社 VCD\DVD
180 新疆故事画丛 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181 《中国传统道德图本》(上、下) 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182 《学做好孩子》(1-3) 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183 汉语入门 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AT
184 聪明宝宝“双语”启蒙教育——看图、认物、识字、会话 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185 “雪莲花”原创少儿双语教育系列 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186 安全为天 从我做起——煤矿工人安全生产培训教学片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187 建筑装饰装修工人培训教程 时代传播音像出版社 VCD
188 建筑识图一日通 时代传播音像出版社 VCD
189 物业工程管理培训 时代传播音像出版社 VCD
190 初级服装制作工 时代传播音像出版社 VCD
191 保健刮痧师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VCD
192 家政服务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VCD
193 气焊技能入门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VCD
194 《唐宋名家诗词故事》(唐诗篇) 北京科海电子出版社 CD-ROM
195 婚姻家庭法律一点通 人民法院出版社 CD-ROM
196 劳动争议法律一点通 人民法院出版社 CD-ROM
197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CD-ROM
198 说孔子 上海高教电子音像出版社 CD-ROM
199 中华典故故事 北京科海电子出版社 CD-ROM
200 西游记 北京科海电子出版社 CD-ROM

















三、科普、百科类100种
序号 选 题 名 称 出 版 单 位 载体
201 大国崛起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DVD
202 百家讲坛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DVD
203 大家 北京科影音像出版社 DVD
204 跟着大师看奥运 北京科影音像出版社 DVD
205 直面危机 北京科影音像出版社 DVD
206 身边的科学 上海教育音像出版社 VCD
207 身边的奥秘 上海教育音像出版社 VCD
208 预防艾滋病学校健康教育师资培训视听教材 中国卫生科教音像出版社 VCD
209 为了孩子的健康系列 上海高教电子音像出版社 DVD
210 青少年近视的预防与治疗 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 VCD
211 老年实用保健 上海高教电子音像出版社 DVD
212 婴儿的科学喂养 上海高教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213 婴幼儿的科学养育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214 科学防控禽流感 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 VCD
215 农家小医生保健 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216 农村家庭医学常识 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AT
217 急救快车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218 抑郁症的预防与治疗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219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DVD
220 厨房我当家——家庭营养保健系列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221 《吃出健康》系列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社 VCD
222 《中华名菜》系列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社 VCD
223 《烹饪技术培训》系列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社 VCD
224 《速食先锋》系列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社 VCD
225 幸存者安全自救教育宝典 北京市青少年音像出版社 VCD
226 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 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 VCD
227 新疆地区低温、寒潮、雪灾防范与自救 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AT
228 水仙花家常雕刻技艺 福建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229 八段锦——中老年健身运动 广东珠江音像出版社 VCD
230 福娃 广东音像出版社 VCD\DVD
231 太极武学——传统套路 河北百灵音像出版社 VCD
232 世界遗产之中国档案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DVD
233 换种活法——百岁长寿不是梦 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AT
234 神奇的和田玉 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235 新十万个为什么 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236 家庭医生 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237 家庭护理基础知识 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238 治安管理处罚法解读 华盛音像出版社 VCD
239 火灾预防与自救 华盛音像出版社 VCD
240 交通与安全 华盛音像出版社 VCD
241 道路交通安全法 华盛音像出版社 VCD
242 戒毒后的自我护理 华盛音像出版社 VCD
243 自然灾害预防与自救 华盛音像出版社 VCD
244 科学家的故事——暨我愿以身许国 北京财经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245 幸福生活.家庭保健系列 西南师范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246 家常川菜烹饪法 重庆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247 风味川菜烹饪法 重庆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248 家庭烹饪窍门 重庆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249 幼儿知识百科 中国唱片上海公司 VCD
250 走出迷雾——伪科学揭秘 北京科影音像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音像出版社 CD
251 神气宝贝千千问 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 VCD
252 《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片——教学片与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初中)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CD-ROM
253 《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片——教学片与多媒体教学资源库》(高中)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CD-ROM
254 安徽——中国东部的香格里拉 安徽教育出版社 VCD
255 皖赋 安徽教育出版社 VCD
256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黄山 安徽教育出版社 VCD
257 中国记忆 北京科影音像出版社 DVD
258 走遍中国之六大古都 北京科影音像出版社 DVD
259 儿童科学只是培养——我想知道 新蕾音像出版社 AT
260 搜寻天下——中国乡土民俗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DVD
261 搜寻天下——徒步旅行家之乡村游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DVD
262 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祭祀大典2005 广西民族音像出版社 VCD
263 梦幻漓江 桂林贝贝特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264 阳朔—仙境之旅 桂林贝贝特电子音像出版社 DVD
265 商贾将军 云南音像出版社 DVD
266 东寺街.西寺巷 云南音像出版社 DVD
267 经典昆明 云南音像出版社 DVD
268 和顺——财富背后的故事 云南音像出版社 DVD
269 中国思茅茶歌.酒歌 云南音像出版社 VCD
270 石林情 云南音像出版社 VCD
271 中国哈尼族-梯田奇观 云南音像出版社 VCD
272 阿哥阿妹跳脚来 云南音像出版社 VCD
273 彝族烟盒舞 云南音像出版社 VCD
274 走遍云南 云南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DVD
275 “经典新疆”系列 新疆音像出版社 CD\VCD\DVD
276 丝路之谜 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277 神美新疆 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278 新疆民歌风光赏析 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279 新疆经典民乐风光赏析 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280 黄山神韵 安徽教育出版社 CD-ROM
281 百年奥运 广东科技出版社有限公司 CD-ROM
282 婚姻与家庭教程 广西工学院音像电子出版社 CD-ROM
283 数码摄影基础 广西工学院音像电子出版社 CD-ROM
284 汽车驾驶与欣赏 广西工学院音像电子出版社 CD-ROM
285 3天电脑入门 四川远程电子出版社 CD-ROM
286 新手学电脑疑难解答600问 四川远程电子出版社 CD-ROM
287 电脑入门步步高 四川远程电子出版社 CD-ROM
288 电脑入门傻瓜书 四川远程电子出版社 CD-ROM
289 新编电脑入门实用大全 四川远程电子出版社 CD-ROM
290 外行学电脑一册通 四川远程电子出版社 CD-ROM
291 电脑入门开机就会 四川远程电子出版社 CD-ROM
292 电脑入门学用查 四川远程电子出版社 CD-ROM
293 电脑上网学用查 四川远程电子出版社 CD-ROM
294 电脑操作速学速查手册 四川远程电子出版社 CD-ROM
295 新手学电脑 四川远程电子出版社 CD-ROM
296 电脑入门·打字·上网一本通 四川远程电子出版社 CD-ROM
297 电脑基础操作一日通 四川远程电子出版社 CD-ROM
298 电脑常用技巧一学就会 四川远程电子出版社 CD-ROM
299 新手学电脑3日速成 四川远程电子出版社 CD-ROM
300 电脑入门一点通 四川远程电子出版社 CD-ROM















四、农业技术类300种
序号 选 题 名 称 出 版 单 位 载体
30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系列 中国农业出版社 隆兴音像出版社 VCD
302 绿色食品茶叶配套生产技术 中国农业出版社 隆兴音像出版社 VCD
303 绿色食品大豆配套生产技术 中国农业出版社 隆兴音像出版社 VCD
304 绿色食品稻米配套生产技术 中国农业出版社 隆兴音像出版社 VCD
305 绿色食品根茎类蔬菜配套生产技术 中国农业出版社 隆兴音像出版社 VCD
306 绿色食品瓜菜类蔬菜配套生产技术 中国农业出版社 隆兴音像出版社 VCD
307 绿色食品茄果类蔬菜配套生产技术 中国农业出版社 隆兴音像出版社 VCD
308 番茄无公害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 中国农业出版社 隆兴音像出版社 VCD
309 根茎类蔬菜病虫害及防治 中国农业出版社 隆兴音像出版社 VCD
310 瓜菜类蔬菜病虫害及防治 中国农业出版社 隆兴音像出版社 VCD
311 豆类蔬菜病虫害及防治 中国农业出版社 隆兴音像出版社 VCD
312 番茄需肥特性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营养失调症状识别与防治 中国农业出版社 隆兴音像出版社 VCD
313 黄瓜需肥特性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营养失调症状识别与防治 中国农业出版社 隆兴音像出版社 VCD
314 辣椒需肥特性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营养失调症状识别与防治 中国农业出版社 隆兴音像出版社 VCD
315 梨树需肥特性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营养失调症状识别与防治 中国农业出版社 隆兴音像出版社 VCD
316 《果树嫁接实用技术》(第二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 隆兴音像出版社 VCD
317 黑玉米栽培技术 中国农业出版社 隆兴音像出版社 VCD
318 名特优新蔬菜:食用菊花栽培技术 中国农业出版社 隆兴音像出版社 VCD
319 《日光棚室温、光、水、气、肥调控技术》(第二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 隆兴音像出版社 VCD
320 《十二种特种经济作物栽培技术》(第二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 隆兴音像出版社 VCD
321 《蔬菜育苗与嫁接技术》(第二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 隆兴音像出版社 VCD
322 薯芋类蔬菜病虫害及防治 中国农业出版社 隆兴音像出版社 VCD
323 《水稻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第二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 隆兴音像出版社 VCD
324 甜瓜无公害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 中国农业出版社 隆兴音像出版社 VCD
325 黄瓜无公害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 中国农业出版社 隆兴音像出版社 VCD
326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与肥料及农药施用 中国农业出版社 隆兴音像出版社 VCD
327 优质牧草黑麦草高产栽培与利用 中国农业出版社 隆兴音像出版社 VCD
328 优质牧草饲用甜高粱高产栽培与利用 中国农业出版社 隆兴音像出版社 VCD
329 《优质牧草栽培与综合利用》(第二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 隆兴音像出版社 VCD
330 菜园大夫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31 果树高效栽培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32 建个大棚收益高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33 油豆角的大棚栽培 双季茭白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34 果树修剪整形基础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35 苦丁茶栽培与加工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36 金花茶高产栽培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37 退耕还林-改变生态 林果并重退耕致富种木豆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38 缓释控释化肥应用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39 麻编工艺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40 饲料添加剂的安全使用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41 风味小吃集锦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42 麦棉双高产栽培技术 秸秆收获机的使用和维护 秸秆揉搓机的使用和维护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43 膜下滴灌技术 大棚温室软管滴灌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44 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 液体生态地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45 大葱栽培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46 生物肥料 优质有机肥的生产与应用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47 水稻抛秧 种好超级稻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48 防治草原病虫害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49 旱稻 水稻地膜覆盖栽培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50 楝树栽培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51 担架式高效宽幅远射程机动喷雾机使用方法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52 甜菜纸筒育苗栽培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53 常温烟雾机使用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54 砍瓜栽培技术 救心菜栽培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55 秸秆快速腐熟还田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56 保健型蔬菜栽培技术-叶用枸杞、紫苏菜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57 红豆杉繁殖栽培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58 姜荷花栽培技术 三色堇种植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59 秸秆颗粒燃料制作和炉具使用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60 甘草栽培与加工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61 芽苗菜的高产栽培技术 芽苗菜无土栽培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62 深池浮板栽培技术 象牙菜栽培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63 微生物抗旱诱导剂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64 沙土地施肥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65 抗生素与寡糖生物饲料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66 苹果梨栽培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67 乳酸菌接种生产酸菜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68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69 寒地水稻优质米生产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70 板栗保鲜贮藏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71 香瓜高产栽培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72 香椿栽培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73 黄瓜制种与精量播种技术 合理施肥提高黄瓜品质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74 山茶花的繁殖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75 转基因抗虫棉栽培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76 抗旱节水型播种机使用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77 黄粉虫生产与利用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78 夏谷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79 荞麦栽培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80 苦苣的栽培技术 藤三七温室栽培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81 五味子栽培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82 玉米精少量播种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83 生姜高产栽培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84 魔芋的加工利用 蜜枣的加工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85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及初加工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86 辣椒栽培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87 彩色大白菜栽培技术 茄子嫁接技术 茼蒿大棚栽培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88 药菊栽培与加工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89 丹参无公害栽培技术 玄参无公害栽培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90 玫瑰栽培与加工技术 中国春兰繁殖栽培新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91 水稻三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92 日光温室杏树的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93 棉花病虫害防治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VCD
394 逆来顺受赚百万 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 DVD
395 葡萄地里种出了值钱菜 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 DVD
396 林中闲地捞出来的财富 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 DVD
397 野生的蓝莓出深山 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 DVD
398 节能藕池的秘密 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 DVD
399 黄金瓜为啥这么甜 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 DVD
400 全身是宝的杨梅树 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 DVD
401 麦草还田种水稻 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 DVD
402 芦笋带来的商机 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 DVD
403 只赚不赔种蘑菇 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 DVD
404 菠萝叶提取麻 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 DVD
405 空气里种土豆 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 DVD
406 如何种好洋蔬菜 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 DVD
407 大蒜田巧套种 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 DVD
408 规模化种植蝴蝶兰 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 DVD
409 紫菜养殖有新法 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 DVD
410 云南咖啡种植技术 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 DVD
411 种植养殖标准化系列 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 DVD
412 食用菌保鲜技术 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 DVD
413 南方魔芋北方种 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 DVD
414 一亩地的葫芦卖到18万 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 DVD
415 黑木耳变脸记 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 DVD
416 越冻越甜冰葡萄 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 DVD
417 金针菇一年种三茬 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 DVD
418 有机茶治虫防病有三招 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 DVD
419 过冬番茄病害问诊记 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 DVD
420 蕨菜做“绝”粉 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 DVD
421 水果蔬菜 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 DVD
422 根与菌的默契 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 DVD
423 农药——安全使用新技术 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 VCD
424 中国农业实用科技大全—配方施肥 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 VCD
425 行走式节水灌溉 北京天盛科学技术音像出版社 DVD
426 冬枣树的周年管理 金盾音像出版社 DVD
427 食用菌栽培基本技术 金盾音像出版社 VCD
428 食用菌栽培技术 吉林音像出版社 VCD
429 蔬菜的种植技术 吉林音像出版社 VCD
430 水果的种植技术 吉林音像出版社 VCD
431 中草药种植技术 吉林音像出版社 VCD
432 花卉、树木的种植技术 吉林音像出版社 VCD
433 规模化花卉栽培系列 红星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434 蔬菜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系列 红星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435 药用植物种植技术 红星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436 水稻高产优质栽培系列 红星电子音像出版社 VCD
437 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实用技术 浙江音像出版社 VCD
438 设施草莓栽培实用技术 浙江音像出版社 VCD
439 茶树主要病虫害防治实用技术 浙江音像出版社 VCD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通知

国土资厅发〔2009〕6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副省级城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部机关各司局,中国土地学会、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经第31次部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二OO九年七月三十一日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国土资源科技事业的发展,依据《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设立中国土地学会、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简称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奖励在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中做出重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第二条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坚持公开公正、择优选定和鼓励创新原则,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对获奖项目颁发证书和奖金。

第三条 设立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依照本办法,开展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

第四条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一次,授奖人数和授奖单位数实行限额。每年设一等奖、二等奖2个等级。共奖励项目70项左右。其中,一等奖不超过10项,二等奖60项左右。

第五条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是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基础,国土资源部将从历年获奖项目中择优组织申报国家科学技术奖。

第六条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在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规划与利用、地质调查与评价、矿产资源勘查与保护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开发、国土资源管理等八个方面开展评奖工作。具体的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见附件。

第七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工作。

二、推 荐

第八条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面向全社会,对符合奖励范围的成果实行限额推荐。

各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副省级城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部直属单位,国土资源系统的学会为推荐单位。

推荐报奖项目须经推荐单位科技专家委员会初审,并按照推荐指标申报。

第九条 申请报奖项目应征得项目完成人和项目完成单位的同意,提交推荐书和附件材料。推荐书和附件材料要求完整、真实、可靠。

凡存在知识产权、项目完成单位和人员争议的成果,在争议未解决前,不得申报。

第十条 多个单位共同完成的重大项目,原则上应按整体成果报奖。总项目中的某子项目单独报奖,需征得总项目承担单位及项目负责人书面同意。总项目再报奖时,应扣除获奖子项目。

报奖项目的完成单位和个人,应当是在成果研制、开发、生产、应用和推广中贡献显著,并对成果的完成起到组织和协调作用的单位和个人。

第十一条 推荐的报奖项目(国土资源管理类研究成果除外)应在技术评价(指鉴定、评审或验收及有关法定的审批文件等)完成后,成果的应用时间不低于两年;科普作品和论著的公开出版时间不低于两年。国土资源管理类研究成果应用时间不低于一年。

第十二条 申报但未获奖或经批准同意退出本年度评审的项目,如果以相同项目内容再次申报的,须隔一年以上并有新的成果内容;已获得国家或省级科学技术奖的项目,不得再次申报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三、评审组织

第十三条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由国土资源部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土地学会、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秘书长组成。主任由专家委主任担任,副主任由专家委副主任担任。

第十四条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主要职责是:

(一)终审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

(二)仲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出现的争议问题;

(三)提出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建议;

(四)为国土资源科技奖励工作提供政策性意见和建议。

第十五条 设立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办公室(简称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承担具体事务性工作,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负责业务指导。

第十六条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下设若干专业评审组,组长和副组长人选由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中选任。专业评审组成员实行资格聘任制。办公室根据当年的报奖项目具体情况,从具备专业评审资格的专家、学者中聘请,报专业评审组组长批准。专业评审组成员每年要有三分之一比例的调整。

专业评审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本专业评审组报奖项目的审查和评审,提出评审意见和奖励等级的建议;

(二)对有争议的请奖项目提出处理意见,提交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裁定;

(三)向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报告专业组评审结果。

四、评 审

第十七条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按照“两会三审”制评审产生结果。“两会”指专业组评审会和奖励委员会评审会。“三审”指推荐单位申报审查、专业组评审审查、奖励委员会终审审查。

第十八条 推荐材料经办公室形式审查合格后,提交专业评审组和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进行评审。

第十九条 专业评审组根据当年的报奖项目数,按照一定比例通过网络审阅打分、会议评审、投票表决产生评审结果;专业评审组评审结果经公示后,提交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终审。

第二十条 根据专业评审组评审结果,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按照项目答辩、专业评审组介绍评审情况、投票表决产生终审结果。

第二十一条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的会议评审,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委员参加,评审结果方可有效。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因故不能出席会议的,由办公室提出补充人选,并经主任委员批准后予以补充。

第二十二条 评审结果以投票方式表决产生。一等奖项目须经到会专家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二等奖项目须经到会专家二分之一以上(不含二分之一)同意。

第二十三条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评审实行回避制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和各专业评审组成员如当年是报奖项目完成人的或与报奖项目完成单位、完成人有直接关系的,应当回避,不参加当年的评审工作。

五、公 示

第二十四条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接受社会监督,对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的评审结果实行公示制度。在公示期间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如果对评审结果有异议的,可直接向办公室提出,超过公示期限的,不予受理。

第二十五条 推荐单位初审后的报奖项目,应在推荐单位和申报单位公示不少于10个工作日;专业评审组评审结果,应在国土资源部媒体上公示不少于10个工作日;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终审结果,应在国土资源部媒体上公示不少于20个工作日。

第二十六条 提出异议的单位或个人必须提供书面异议材料,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

提出异议的单位或个人必须表明真实身份。以个人提出异议的,必须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必须由法人代表签章,并加盖单位公章。

第二十七条 涉及项目完成单位或主要完成人名次排列的异议问题,由项目推荐单位负责处理,处理结果报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备案。

涉及项目实质性问题(指推荐书填写内容与申报项目事实不符)的异议,由项目推荐单位提出处理意见,报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裁定。

第二十八条 对报奖项目的评定等级提出异议的,一律不予受理。对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异议处理的项目,本年度暂不授奖。

第二十九条 评审结果公布后,要求退出本年度评奖的项目,须由项目推荐单位以书面方式向办公室提出,交由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经批准同意方可退出评审。

六、批准和授奖

第三十条 公示后的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终审结果,由国土资源部批准,确认为当年获奖结果。

第三十一条 对获奖项目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员颁发证书,并给予奖励。

第三十二条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是授予从事国土资源研究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荣誉,获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技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七、附 则

第三十三条 发现单位或个人干扰正常评奖活动的,将给予通报批评,对已评上的项目不予授奖,取消推荐单位的推荐资格三年。

第三十四条 推荐单位和人员提供虚假数据、材料的,协助被推荐单位和人员骗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的,取消推荐资格,由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对直接责任主管和其它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

第三十五条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委员和各专业评审组成员参加奖励评审时,应对评审项目的关键技术和评审会议情况保守秘密,不得向外透露有关情况,违反者撤销评审资格。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国土资源部科技主管机构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奖励范围与评审标准

按照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规划与利用、地质调查与评价、矿产资源勘查与保护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开发、国土资源管理八个方面,制定相应的奖励范围与评审标准如下:

(一)土地调查与评价

奖励范围: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地籍管理,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土地利用和土地价格动态监测等方面以及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方面有创新,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经技术评价后,两年以上广泛应用的研究成果。

评审标准:

一等奖:调查工作难度很大,调查工作有较大创新,对推动土地调查评价科技进步作用重大;1:1万调查面积在10万平方公里以上或1:2000以上大比例尺土地调查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广泛应用,质量标准规范,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土地调查成果;对国家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建立完备的土地利用数据库,能够实现调查成果及时更新。

二等奖:调查工作难度大,调查工作有创新,对推动土地调查评价科技进步作用较大;1:1万调查面积在2万平方公里以上或1:2000以上大比例尺土地调查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广泛应用,质量较标准规范,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土地调查成果,对国家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基本实现调查成果的及时更新。

(二)土地规划与利用

奖励范围:土地规划与利用,土地整治与开发方面,在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有创新,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经技术评价后,两年以上广泛应用的研究成果。

评审标准:

一等奖:工作难度很大,有较大创新,对推动土地规划和土地开发、利用工作有重大作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土地规划和土地开发、利用成果。

二等奖:工作难度大,有创新,对推动土地规划和土地开发、利用工作有很大作用,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土地规划和土地开发、利用成果。

(三)地质调查与评价

奖励范围:在区域地质调查,海洋地质调查,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遥感地质调查以及基础地质综合研究方面,科学理论、技术方法上有创新,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经过技术评价后,两年以上广泛应用的研究成果。

评审标准:

一等奖:调查工作难度很大,调查工作有重大新发现与新认识,对推动地质调查工作有重大作用,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地质调查成果。

二等奖:调查工作难度大,调查工作有重要新发现和新认识,对推动地质调查工作有重要作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地质调查成果。

(四)矿产资源勘查与保护利用

奖励范围:在矿产资源规划、找矿勘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矿产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方面,新矿种或新矿床类型重要的发现,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优化矿产资源配置基础研究,推动相关领域技术的升级和先进方法的广泛应用,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经过综合评价后,两年以上广泛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研究成果。

评审标准:

一等奖:勘查工作难度很大,国家重点矿种或有重大价值和意义的重要矿种,新发现和评价的可供近期开发利用,或可供进一步勘查的,技术经济条件优越的特大型矿床(总资源储量在大型矿床规模标准下限的3倍以上,提交资源储量类型333以上占总量的比例不低于50%,提交的资源储量报告经评审备案,且评定为优秀以上;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大于10万立方米/日);或已开发利用,或已规划利用的重要矿产地中,新增资源储量达到大型及大型以上(提交资源储量类型达到333以上,资源储量报告经评审备案,且评定为优秀以上),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成果。

在区域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中取得的新发现和新认识,对矿产资源规划、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重大影响和作用,对矿产资源勘查有重大的直接指导作用的成果;或发现新矿种、新矿床类型,对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有重大作用和影响,经评价论证,具有现实的或潜在的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成果;

对推动矿产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科技进步有重大作用,技术难度很大,达到同类成果的领先水平,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找矿成果。

二等奖:勘查工作难度大,国家重点矿种或有重大价值和意义的重要矿种,新发现和评价的可供近期开发利用,或可供进一步勘查的,技术经济条件优越的,大型及大型以上矿床(总资源储量在大型矿床规模标准下限以上,提交资源储量类型333以上占总量的比例不低于50%,提交的资源储量报告经评审备案,且评定为优秀以上;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大于5万立方米/日);或已开发利用的,或已规划利用的重要矿产地中,新增资源储量达到中型及中型以上(提交资源储量类别达到333以上,资源储量报告经评审备案,且评定为优秀以上),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找矿成果;

在区域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中取得的新发现和新认识,对矿产资源规划、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重要影响和作用,对矿产资源勘查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的成果;或发现新矿种、新矿床类型,对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有重要作用和影响,经评价论证,具有现实的或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成果;

对推动矿产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科技进步有重大作用,技术难度很大,达到同类成果的先进水平,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成果。

(五)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

奖励范围:在地质环境、农业地质、城市地质调查、评价,地质灾害防治(调查、评估、监测预报、治理工程、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地下水(地热及矿泉水)勘查与合理开发利用,地质遗迹(含古生物化石及产地)调查、评价及保护,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信息系统建设等有创新的成果,经综合评价后,两年以上应用的研究成果。

评审标准:

一等奖: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工作难度很大,成果创新科学技术性强;在国内推广应用范围广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十分显著;对我国地质环境保护领域的科学技术进步,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等奖:区域地质环境条件较为复杂,工作难度较大,成果创新科学技术性较强;在国内推广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显著;对我国地质环境保护领域的科学技术进步,有重要作用。

(六)基础研究

奖励范围:在土地科学、地质科学研究方面科学理论、学术上有创见,研究方法、技术手段上有创新,对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的研究成果,经综合评价后,两年以上广泛应用,主要专著已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或者作为学术专著公开出版两年以上。

评审标准:

一等奖:在科学上有重大发现,理论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广泛引用,带动了本学科或者相关学科的发展,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成果应用后取得重要科学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等奖:科学上取得重要进展,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者相关学科的发展,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成果应用后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七)应用技术开发

奖励范围:国土资源调查应用技术,地质勘查技术,矿产资源储量估算评价及矿业权评估技术、分析测试技术,信息技术应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技术规范与标准等研究成果,经技术评价后,两年以上较大规模生产实施应用,证明完全达到设计技术指标,性能稳定可靠,成果经转化推广应用后,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评审标准:

一等奖:在技术上有重大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同类领先水平,成果转化程度高,创造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大作用。

二等奖:在技术上有大的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先进水平,成果转化程度高,创造很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有较大意义。

(八)国土资源管理

奖励范围:为促进国土资源管理研究开展的基础理论、战略、规划、制度、经济政策研究成果;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制度创新和决策支持做出重大贡献的研究成果;在技术和方法上有创新性,基础研究深入,具有全国性示范作用的土地和矿产规划成果;为普及科学知识的研究成果,经综合评价后,一年以上的应用,取得显著的示范效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评审标准:

一等奖:理论上有较大创新,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上有重大突破,在国家层面的管理决策中得到应用;科普作品对提高全民素质,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研究成果对全国有重要示范效应,对推动全行业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重大意义。

二等奖:理论上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上有较大突破,在大区域和各省(市、自治区)国土资源管理决策中得到应用;科普作品对提高全民素质,人才培养发挥了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研究成果在全省(市、自治区)乃至全国有重要示范效应,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较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