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日两国之间委托送达法律文书使用送达回证问题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11:37:11   浏览:935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日两国之间委托送达法律文书使用送达回证问题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日两国之间委托送达法律文书使用送达回证问题的通知

1982年10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


各省、市、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外交部领事司与日本驻华大使馆就中、日两国之间委托送达法律文书使用送达回证问题进行商谈后约定:自1982年11月1日起,中、日双方委托对方代为送达法律文书,由受委托一方依照本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出具送达回证。据此,地方各级人民法院自今年11月1日起,凡需通过外交途径发往日本国的法律文书,经高级人民法院审查后送外交部领事司转递时,可不再附送我人民法院的送达回证,由日方受委托的裁判所出具送达回证;日本国委托我方送达的法律文书,则由我国受委托的人民法院出具送达回证。请即告知下级人民法院照此办理。特此通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2001年工作安排》的通知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2001年工作安排》的通知


2001-04-20

教社政[2001]2号


  现将《教育部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2001年工作安排》印发给你们,供参考。

教育部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2001年工作安排

  一、 指导思想

  根据中央文明委2001年工作安排的精神,在部党组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为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

  二、 主要工作

  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学习和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结合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紧密结合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发展的要求,努力回答现实生活提出的、广大干部、师生员工关心的思想理论问题,增强理论工作的说服力、战斗力。要深入学习“三个代表”,积极宣传“三个代表”,身体力行“三个代表”。把“三个代表”的研究、宣传、教育统一起来,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重实际、见实效。要继续在中学生中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工作。

  2、围绕隆重纪念建党80周年,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一是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明确纪念活动的主题,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和丰功伟绩;宣传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两次历史性飞跃和取得两大理论成果的伟大意义,进一步提高教育战线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宣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切实加强新形势下教育战线党的建设,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宣传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教育战线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所取得的成绩,坚定广大师生员工跟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开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二是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纪念活动。6月中旬教育部召开“教育战线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理论研讨会”;6月下旬与北京市委联合举办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为主题的首都大学生形势报告会;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各自的实际和特点,开展报告会、专题讲座、演讲会、知识竞赛、征文、体育比赛、文艺演出、诗歌朗诵等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教育部在机关和直属单位中拟开展“两回顾、两对照”活动:回顾党的80年光辉历程,回顾自己入党以来的成长过程,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对照本单位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如何,对照党员本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如何。

  3、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德育工作。继续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确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在工作中得到落实。要在师生中继续广泛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战线德育工作水平;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和教风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使广大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人人成为德育工作者;要结合中等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实际,特别要加强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成才观。拟研究制定《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意见》;按照《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校园拒绝邪教”活动的通知》(教党[2001]1号)精神,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教育广大的师生员工,广泛开展遵纪守法教育,提高抵制封建迷信和歪理邪说的能力,积极动员学生与“法轮功”作斗争;要积极开展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理论阵地,用积极、健康的信息占领网络阵地;要把教育战线的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切实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提出的“规范教育收费和招生考试行为”所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纠正中小学的乱收费和查处招生考试的违法违纪行为。

  4、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一是广泛开展以宣传实现“十五”计划为主题的形势教育活动。二是针对国内、国际局势发展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报告会,对广大师生员工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文明、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今年教育部拟与中宣部、文化部等部门联合举办全国大学生艺术歌曲演唱比赛活动,通过活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展示跨世纪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尽快研究制定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文明校园标准》和评估办法,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文明校园的评估工作。要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1年开展中小学“校园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教基厅[2001]3号)精神,在中小学广泛开展建设安全文明校园活动。

  6、继续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计划地组织青少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社区服务等活动。要继续组织实施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

  近年来,教育部机关按照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和部党组的要求,普遍开展了以“三优一满意”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效。为进一步促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教育部机关要在2001年开展评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进处(室)活动。教育战线各级行政机关要结合工作实际,继续开展创建文明机关、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

  7、抓好典型的宣传。要大力宣传教育战线精神文明建设的典型。今年教育部与共青团中央将共同开展评选和表彰全国“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活动,在新闻媒体上宣传他们的事迹,展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教育部机关拟开展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工作。



关于印发佳木斯市公共场所爱心慈善捐款箱管理办法的通知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佳木斯市公共场所爱心慈善捐款箱管理办法的通知

           佳政综〔2008〕13号 


市政府各直属相关单位:

  现将《佳木斯市公共场所爱心慈善捐款箱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
                        二○○八年十月十一日


                佳木斯市公共场所爱心慈善捐款箱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爱心慈善募捐活动,加强捐赠款物的管理,保护捐赠人、受赠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和民政部《救灾捐赠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公共场所是指人群经常聚集、供公众使用或服务于人民大众的活动场所。宾馆旅店类、公共浴池及理发店类、影剧院舞厅类、体育场馆公园类、展览馆及图书馆类、商场、候诊(车、机)室类等公共场所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公共场所设立的爱心慈善捐款箱由市民政局统一制作,免费发放,公共场所管理者负责日常管理。
  第四条 爱心慈善捐款箱由合法受赠人在市民政局申领,在公共场所设立后向市民政局备案。其它组织、单位、部门和个人不得在公共场所自行设立爱心慈善捐款箱。
  第五条 本办法所称合法受赠人包括:
  (一)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
  (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及其委托的社会捐助接收机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它组织。
  第六条 受赠人每月在市民政局监督下开箱取款,并向捐赠人或公共场所管理者出具合法、有效的收据,将受赠款登记造册。
  第七条 公益性社会团体应将受赠款用于资助符合其宗旨的活动和事业。对于接受的救助灾害的捐赠款,应当及时用于救助活动。
  第八条 违反本办法者由相关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和民政部《救灾捐赠管理办法》进行处理。
  第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